表3說明該項目的直接單位脫硫成本只有187.4元/噸SO2,遠遠低于630元/噸SO2的排污費用,折算發電成本只增加0.0033元/kWh,遠遠低于0.015元/kWh的脫硫電價補貼。
(2)工程投資分析
田東電廠氨法脫硫工程的總投資為5036萬元,具體如下表:
表4 工程投資分析
序號 |
工程和費用名稱 |
單位 |
指標值 |
一 |
工程投資 |
|
|
1 |
設備材料費 |
萬元 |
3763 |
2 |
土建工程費 |
萬元 |
460 |
3 |
安裝工程費用 |
萬元 |
508 |
4 |
設計及調試費用 |
萬元 |
80 |
5 |
其它 |
萬元 |
225 |
合計 |
萬元 |
5036 |
二 |
單位投資成本 |
元/kW |
187 |
三 |
年脫硫電價補貼 |
萬元 |
2235.6 |
四 |
年脫硫成本 |
萬元 |
511.9 |
五 |
折舊費 |
萬元 |
251.8 |
五 |
年脫硫收益 |
萬元 |
1471.9 |
六 |
投資回收年限 |
年 |
4 |
注:上網電量按電廠年運行6000h、92%上網容量考慮。
由上表可見,氨法脫硫總體投資不高,一般在150-200元/kW左右,隨著機組容量的增大,其一次性投資可降至100-150元/kW。田東電廠采用氨法脫硫后,年可實現收益1471.4萬元,4年即可回收投資成本,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6 應用效果
1)經濟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田東電廠脫硫裝置的脫硫效率、氨回收利用率、氨的逃逸值等指標均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2)此氨法煙氣脫硫技術可以應用于大型火電廠
氨法脫硫技術的工程應用也越來越多,不斷的工程實踐也進一步促進了技術的成熟。氨法脫硫技術在田東電廠的應用充分體現了該技術系統可靠、運行穩定的特點,具備了大型火電廠的推廣應用的條件。
3)能滿足高硫煤火電廠要求
氨法脫硫工藝對煤種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強。田東電廠燃煤含硫量在3%左右,采用氨法脫硫后,不但脫硫效率有保障,其運行成本也相對較低,表明該技術可完全滿足火電廠燃煤含硫不斷增高的要求。
4)響應了國家節能降耗的號召
氨法脫硫工藝充分利用氨的化學活性,可有效降低吸收反應的液氣比,即減少了吸收液的循環量,從而有效降低了系統的電耗。田東電廠的電耗僅占發電量的0.57%,正是對節能降耗相關號召的積極響應。同時氨法工藝還可利用原煙氣熱量實現硫酸銨溶液的濃縮結晶,有效減少了副產物處理的蒸汽消耗,從而進一步降低了系統的能耗。
5)能在脫硫的同時實現同步脫硝
田東電廠的運行參數表明,氨法脫硫工藝在維持脫硫效率≥95%的同時,還可取得30%左右的脫硝效率。對該工藝稍作改進后,可使得脫硝效率穩定維持在50%以上,絕大多數的火電廠即可達到NOx排放標準,而不再需要承擔NOx排放的排污費用。真正做到了在一套裝置內實現同步脫硫脫硝,節約大量投資及長期運行費用。
3 氨法煙氣脫硫技術在國內大型火電廠推廣的可行性分析
3.1 技術成熟可靠、先進,適宜大型火電廠的推廣
廣西水利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田東電廠2×135MW機組煙氣脫硫中的應用情況表明氨法煙氣脫硫技術已成熟可靠、且經濟技術指標先進,適宜大型火電廠的推廣。
3.2 吸收劑來源分析
近年來,隨著合成氨企業總體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合成氨年產量也在快速增加,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08年,其年產量增加了1685.8萬噸,達到了世界年總產量的33.6%,居世界首位。
截至2008年底,我國現有合成氨企業達522家,除西藏、青海、上海等少數省市外,均有相關企業分布。隨著企業競爭的加劇,我國合成氨企業呈大型化方向發展,年產8萬噸的企業達202家,其生產總量占全國合成氨總量的78.32%[2]。
合成氨企業的分布特別是中型、大型合成氨企業的廣泛分布,為氨法脫硫廣泛應用于火力發電機組提供了穩定的保障。
圖2是國內所有脫硫裝置皆使用氨法煙氣脫硫所需脫硫劑氨與合成氨年總產量的比較。
圖2 氨法脫硫需要氨量和全國合成氨總產量比較
由圖可見,即使國內所有的煙氣脫硫裝置皆使用氨法脫硫技術,所需的脫硫劑氨也不足國內合成氨總產量的20%。
可見,我國合成氨的總產量可以完全滿足火力發電廠全面應用氨法脫硫的發展要求。采用氨法脫硫后,未減少市場的總氮容量,還增加了硫元素的供給,這對改善我國土壤結構、促進農業增產將都帶來積極影響[3]。
3.3 副產物的市場分析
硫酸銨主要作為化肥原料,它一直是我國的一個化肥品種。近年來,硫銨的非化肥應用,如農藥、粘膠纖維、含硫染料、橡膠制品、礦石浸取、食糖脫色等,也在大量增加。
而對于復合肥方面的應用,我國的硫銨需求量可以超過500萬噸/年。另外,硫銨的出口量也很大,在亞洲的貿易量就超過200萬噸/年。并隨著尿素包覆等技術的應用化肥生產對硫銨的需求將大幅度提升。
而我國目前的硫銨產量在氮肥總量中只占0.3%左右。2008年全國硫銨總產量約170萬噸,遠遠滿足不了市場要求[4]。
4 結論
(1)氨法煙氣脫硫工藝技術成熟、適用煤種廣、脫硫效率高、運行穩定、系統能耗低,值得大型火力發電廠推廣應用;
(2)氨法脫硫工藝可在脫硫的同時實現同步脫硝,適應我國環境保護日趨嚴格的趨勢;
(3)氨法煙氣脫硫副產硫酸銨的品質符合農用化肥標準,完全滿足農業應用的要求;
(4)目前我國合成氨總量大、分布廣,可滿足氨法脫硫廣泛應用的需求;
(5)國內硫酸銨的需求量較大,現有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其需求。
(注:本文為氨法脫硫推廣性文章,不代表具體設計,非經作則允許,不得轉發。)
|